陪你度过这时代的晚上
不一样的人
在文学中,我们能看到无数“不一样的人”。
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在国外看见犹太人的感觉,他们穿着黑色的袍子,戴着小帽,发型也怪怪的,在他们的街区上散步。原来这就是犹太人,是不一样啊。
我琢磨自己为什么会有那么强烈的异样感?从小到大,我接触的都是差不多的人,总有人向我强调“集体”,总有人担心“不一样”,即便是现在我们到了一个所谓“价值多元”的时代,大家也对“异己”这东西有排斥,我们只跟自己相处,只跟同时代的自己相处,这种骇人的孤陋寡闻总让人觉得贫瘠。
简单和复杂
文学能帮你摆脱简单化的思维模式。
我还记得第一次看到《西西弗神话》,神惩罚西西弗,让他每天推一块石头上山,周而复始。神为啥要这样做呢?以前我看的故事是“愚公移山”啊,一个老头儿带着家人要把门前的大山挖走,他们鼓足干劲,打算祖祖辈辈干下去,可没过些日子,神就出现了,帮着愚公移走了大山。
会有一个神帮我解决眼前的困境吗?还是他会把我安排在一个类似西西弗的困境中?我总觉得,后一种情况,出现的概率更大。我们的想法还是不要像愚公那样天真简单。
比如说用“三观正”来要求文艺作品,谁的三观算正呢?D·H·劳伦斯不正,尼采也不算太正吧?政治正确?这又是哪来的标准?有哪些作家是政治不正确的?马克·吐温 ?雷蒙德·钱德勒?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趣味,都可以评判。但有时候我们是不是太在意那些评判和立场和姿态了?
我们对更复杂的叙述越来越缺乏耐心,我们读到了太多(可能也写了太多)情绪化的东西,我们对文字的评价常常停留在第一反应阶段。除去“解气、痛快、憋屈、放屁、胡说八道、真好”……我们会想得再深一点儿吗?
对现成说法的质疑
文学的一个功用是反对套话,许多现成的说法,是值得怀疑的。
在一次沙龙中,有个读者提问,说他是个大学生,该怎么应对碎片时间的学习?我有点儿糊涂的是,学生不应该有大把的时间学习吗?谁把他的时间切成碎片?
碎片化时代是一个现成的说法,但这个时代真的是碎片化了吗,或者说我们就这样任由自己碎片化了吗?一个人难道不应该花力气凝固自己的时间吗?
图:俞小凯
• •
诗歌杂志